机械-探讨我国如何走出一条有我们自己特色的绿色印刷之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倡议实行绿色印刷战略有着深远的意义,1方面是国家可延续发展战略的重要1环行政复议了还会被强拆吗,另外1方面是产业结构调解、淘汰落后产能主要手段。而从印刷企业角度而言,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差异化竞争的必由之路。这些道理恍如没有不懂的,但在推动绿色印刷的进程中,仍面临着种种困难。 2011年4月26日,由北京印刷协会及日本3菱重工株式会社联合组织了解读日本绿色印刷标准暨绿色印刷技术推介会,正如任玉成理事长所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鉴戒国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区、本企业的实际,扎实推动绿色印刷工作。 关注1 时间 从全球来看,发达国家的绿色印刷之路均经历了长达10年的马拉松跑,才取得了1定的成效。任何事物只有经历了时间的磨砺才能逐渐走向成熟。 10年前,随着日本社会各界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提高,社会要求事业活动关注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印刷产业界也需要推出环境友好型的产品。2001年8月,日本印刷产业联合会于2001年8月制定了作为行业自主标准的《日印产联胶版印刷绿色标准(服务)》在日本,标准1词更多地被赋予了服务的含义,是指获得这1标准的企业会对上下游的企业进行介绍和推行,提供更多的服务从而获得更多的认同。 最后,随着新的环境法律、法规出台,印刷行业所处状态及行业情势也都产生了改变。2006年,日本印刷产业联合会对这1标准进行了修订,并制定了绿色印刷认定制度。 让我们让眼光再转向印刷业较为发达的德国,根据德国印刷和造纸技术协会《关于过去10年德国和欧洲印刷业环境、资源和能量效率的发展调研报告》的统计显示,过去10年内,德国印刷业的能量消耗减少了约15%,淡水消耗减少了44%,德国印刷业废物产生总量降落了约9%,即每吨印刷纸张产生约114公斤废物,99%的废物都是由纸张和纸板的废纸和裁切纸边产生的可回收材料。另外,由于德国印刷采取了高效的定量系统,使油墨剩余量减少到最低限度承印材料房子被法院非诉强拆了怎么办,2000年~2010年违章建筑被强拆可以要求赔偿吗,德国油墨和光油的使用量减少了约16%。 而我国环保意识单薄,束缚印刷企业的相干排放标准及环保法规政策更是少之又少。这为快速进入绿色印刷时期带来了1定的障碍,改变企业的思维、普及环保理念、大力推行绿色印刷技术是政府主管部门确当务之急。另外,政府与企业之间都留出适当的空间和时间,耐心等待,急噪只能适得其反,与初衷背道而驰。 关注2 标准的内涵 通过对日本印刷产业联合会出台的《胶版印刷服务》绿色标准的解读,我们了解到日本的绿色印刷标准是指纸质胶版印刷品和与此相干联的经营、企划、设计、制版、刷版、印刷、表面加工、装订加工、交付等1系列的服务,并围绕材料采购、工序、从业企业的环境保护这些环节,制定了实行环境负荷降落活动时的绿色原则和绿色原则的具体标准。而最为值得1提的是,日本绿色标准的内容还结合各企业单位的实行情况进行了升级,包括了1些独自设定的标准。日本的绿色印刷标准涵盖面非常广泛,其核心观点为以绿色采购网络的绿色采购基本原则的思路为基准,涵盖了从原材料的搜集到产品的废弃、处理、处置为止的1系列周期的各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问题点进行考虑。同时考虑到与其他标准(绿色采购法的特定采购物品、环保标志商品认定标准和绿色采购网络的绿色采购指导方针)之间的整合性。因此,企业的事业活动如果符合《日印产联胶版印刷绿色标准(服务)》,同时它也符合其他相干标准。另外还能兼顾到各独立的企业的特性,综合评定,充分体现了标准的人性化因素。 日本印刷产业联合会在指定胶版印刷服务绿色标准时主要考虑了以下4个方面: 1. 对环境污染物质的削减; 2. 节省资源,节省能源; 3. 物质的可循环性,如资源的可延续利用,长时间使用性,再使用性,再生利用和处理的容易化等方面; 4. 实行的延续性,改进性。 应当说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是日本绿色印刷标准的核心,而在我国绿色印刷标准制定的进程中明显没有如此的完全性和完善性,在1些能源消耗、生命的周期性循环性方面也无明确的定量考核。这是目前业内对标准提出质疑比较多的方面。 关注3 荣誉的意味 据3菱重工株式会社的李祖山先生介绍,目前日本大约有大大小小的印刷企业10万家左右,10年绿色印刷发展历程,截止到2010年,通过GP绿色印刷认定的企业仅仅201家。GP认定工厂是指依照日本印刷产业联合会印刷服务绿色标准致力于减少环境负荷的印刷企业,根据其客观证据,被认定的印刷工厂和企业,通常称作GP认定工厂,并获得绿色印刷标志(GP标志),以证明这家企业是关注环境的印刷企业。 在日本获得GP认证是荣誉的意味,不但意味着他们是环境友好型企业,还会得到各种媒体的宣扬,获得高度的社会评价。同时,这些企业可以在其宣扬手册和名片上使用认定标志(GP标志),向客户和合作单位展现其环保方面的成绩。根据《绿色印刷产品认定制度》,GP认定工厂可以在符合绿色标准的印刷品上使用相干标志。 在日本,获得GP认证是1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企业付出很多的努力,但1旦获得认证,所享受的回报也很多。 回顾国内,从去年开始推行绿色印刷标准,并开始陆续进行企业的绿色认证,至今已有40家左右的企业基本通过认证。根据近期出台的新闻出版业1025发展计划的要求:1025时期,科技投入在行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单位能源消耗逐年降落,绿色印刷企业在全部印刷企业数量中所占比重超过30%。目前中国也差不多具有10万家印刷企业,那么通过绿色认证的企业数量可想而知?是否是会出现通过认证的企业良莠不齐,削弱了认证的含金量呢?是否是没法集中推行和宣扬获认证的企业,企业只把通过认证当作是获得政府认可获得业务定单的手段之1呢? 在与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张双儒副理事长谈到此话题的时候,他提到我国的绿色印刷企业认证是由环保部下属的资深认证公司结合业内专家共同完成,这样做避免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每家的认证都需严格依照标准的条款进行评估,可以确保认证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目前起步阶段受绿色印刷理念普及度不够等因素的影响,进展还比较缓慢,随着这项事业的逐步推动,会有更多的企业做好准备迎接认证。关注4 认证企业的反应 在第1批承受认证审查的企业中,大型企业占多数,企业对绿色印刷持积极认同的态度,并热忱参与。特别是珠3角地区的印刷企业,如中华商务、金杯印刷等,由于受香港政府的导向,绿色环保意识启动的比较早,企业内部的绿色环保工作做得很好,是非常成熟型的绿色企业。 但在与1些企业交换的进程中,我们也感遭到企业的无奈,如由于首次认证时间仓促,企业内部的宣惯工作做得不到位,员工们其实不知道这项工作的意义在哪里,就这1点,李祖山先生解释日本的认证进程中,包括1项对员工职员的考核,会提出1系列的考题考核员工,将其作为认证的1项工作。这样就可以够保证将认证工作落实到实处,而不单单是走走过场,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另外,企业提出比较多的还有关于上下游环保认证资质的取得问题,在绿色印刷企业认证的进程中需要提供各种原材料供应商的绿色资质,难住了1些企业。这说明我们目前的绿色认证还没法做到系统化循环,没法与其他链条环节有机的关联起来。还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和支持。 在日本绿色印刷标准解读的现场,大家始终以1种积极的态度探讨着我国如何走出1条有我们自己特点的绿色印刷之路。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先生在最后总结中说:绿色印刷是1项长时间的艰苦的事业,要多管齐下共同努力推动绿色印刷的进程。政府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动身,制定符合客观的方针和政策;印刷企业领导和员工要对绿色印刷全面认识,这是对社会负责,对产业发展负责的大事;协会和各新闻媒体要联合展开对绿色印刷的宣扬,推动绿色印刷的逐步实现。